超重和肥胖人群的科学运动指南
2025-09-24 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
现代生活中,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普遍,不仅导致身体成分失衡,更显著提升代谢综合征、心血管疾病及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。对于超重肥胖人群而言,科学合理地运动是控制体重、改善健康状况的关键措施之一。
一、有氧运动:燃脂的核心
有氧运动是超重和肥胖人群减重的基石,它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,促进脂肪燃烧。超重和肥胖成年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。运动时,心率应达到最大心率的60%左右,以身体微微出汗、能持续运动但交谈稍感费力为宜。为避免运动损伤和提高依从性,可将运动时间分散到每天30分钟,每周5天进行。随着体能提升,还可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,向每周250-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目标迈进。
二、抗阻运动:提高基础代谢率
抗阻运动有助于增加肌肉量,提高基础代谢率,让身体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消耗更多热量。超重和肥胖者每周进行2-3次抗阻运动,每次训练应涵盖全身主要肌肉群,包括胸部、背部、肩部、手臂、腿部和核心肌群。可选择哑铃、杠铃、弹力带等器械,或利用自身重量进行深蹲、俯卧撑、仰卧起坐等练习。每组动作重复8-12次,进行2-4组。
三、灵活性和平衡训练:提升身体机能
超重和肥胖人群往往灵活性和平衡能力较差,这会增加运动时受伤的风险。因此,建议每周至少进行2-3次灵活性和平衡训练,可选择瑜伽、普拉提、太极拳等运动形式。这些运动不仅能拉伸肌肉,增强关节活动度,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,还能帮助放松身心,减轻压力。每次训练持续20-30分钟,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动作难度和强度。
四、运动中的注意事项
在运动过程中,超重和肥胖者需关注自身身体状况,若有胸痛、呼吸困难、头晕等,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。由于体重较大,对关节压力较高,建议选择对关节冲击较小的运动,如游泳、水中健身、平地快走等,避免长时间跑步、跳跃等高冲击运动。同时,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拉伸,预防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。
五、持之以恒,享受运动
超重肥胖人群减重过程可能漫长,需保持耐心和毅力,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,如步行上下楼梯、骑自行车出行、工间操等,积少成多消耗热量。可设定小目标,逐步实现大目标,如先达到每周运动3次,每次30分钟,再逐步增加频率和时间。还可寻找运动伙伴或加入运动团体,互相鼓励支持,共同克服困难。最重要的是,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,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,这样才能长期坚持下去。
总之,超重和肥胖人群循序渐进地增加身体活动,合理搭配饮食,能逐步摆脱肥胖困扰,收获健康体魄。